在10月15日举办的“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以往在汽车供应链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芯片,却对我国汽车产销产生巨大的影响,今年5~9月我国汽车产销已经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按此推测,全年有可能减产近200万辆。
陈斌同时指出,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还波及到我国手机、机床、家电、笔记本电脑等制造业诸多领域,一些高端芯片的短缺甚至波及到我国测量、控制、试验、检测等仪器仪表行业,成了制约我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连续十几年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但是一个‘芯片’就可以影响我们一年几百万辆汽车的产销,汽车供应链生态如此脆弱,是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生态脆弱的集中反映。”陈斌表示,令人担心的还有工业传感器、基础工业软件、特种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等一系列供应链上严重依赖进口的产品,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每一个行业都能拿出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的标志性产品来;但在相关行业看来,只要是涉及到机电仪一体化跨界融合的产品,涉及到制造、材料、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创新发展的高端装备,与行业所需相距较远。
比如制造行业的人士认为机械行业在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专用检测设备重视不够,精力都放在重大技术装备和通用设备上,致使企业生产线上所需关键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在汽车领域尤为突出;电子信息行业不重视基础元器件的制造和基础工业软件的研究开发,重点都放在消费类电子和信息产业的应用端上,致使芯片、传感器等工业用高端基础元器件和开发软件几乎全部进口。
而电子信息产业的人士却认为,这些产品已经是全球化的商品了,即便花费巨大成本成功研发出来,可能也没有人愿意采用新产品,而是到国际市场上采购成熟产品。搞创新的企业投入产出比太低,所以至今仍然难以破局。
陈斌在发言中还谈到,一些制造业界人员议论,部分国产产品质量不可靠、精度不高、寿命不长,与原材料水平有着很大关系。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只重视建筑材料、电线电缆、铝合金门窗等量大面广的产品生产,要求不高但经营效益好。而装备制造业行业所需的关键特种材料,由于参数要求高、需求量又少,原材料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而不愿涉足,几乎都依靠进口。
供应商技术进步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但得不到用户的信任与支持,创新开发的产品却往往被要求技术指标与国外相同,价格、周期却大大低于国外供应商。用户方总感觉国内产品与国外相比有差距,同时担心出现问题被追责,能进口则进口。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供应链上所有的断点、堵点、难点及短板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由于行业间融合发展缺失,协同创新不够造成的。我们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生态协作,缺乏构建供应链生态的协作能力。”陈斌说道。
他认为,汽车供应链生态的脆弱,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在构建供应链生态上最大的障碍是体制障碍,缺乏融合、缺少协同,缺失信任。部门有界限,行业有壁垒,企业有围墙。因此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各相关行业、各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破除传统的思维观念,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通力合作,协同创新,打通部门界限、打破行业壁垒、打开企业围墙,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打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
Copyright © 2019 武汉速度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3762号-1
技术支持:nak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