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造车”风云再起。
随着小米雷布斯宣布造车,“手机造车”或者说“造车新势力3.0”的浪潮越发汹涌。这当中,当然包括富士康。
此前,记者在《富士康,造车的野心不小!丨C次元》讲过,就在1月份,“荣休”了一年多的业界大咖郑显聪,重新回到众人视线中,加盟了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而郑显聪也专责鸿海的MIH联盟规划,并且掌管硬件部门兼平台规格定义。
鸿海的纯电动汽车(EV)业务也因此加速。3月25日,鸿海举行了首次供应商大会,并聚集了1200多家供应商。而担任EV业务CEO的郑显聪也表示,计划在纯电动汽车行业建立新商业模式,打造“安卓汽车”。
鸿海很明显在“下一盘大棋”,其希望将传统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模式转型为接近代工苹果手机的业务模式,更接近为苹果、小米、华为等科技公司的跨界“代工”模式。但是,又一家巨头闯进了传统车企的领域,无疑还是搅起了新的波涛。
新模式的进击
互联时代,把汽车做成段子手讲的“手机+四个轮子”的想法,是这波科技公司的思路和模式。而作为在福特、FCA(现为Stellantis)等传统车企摸爬滚打40年的郑显聪,目前也与时俱进,否定了此前的传统汽车制造模式,提出新的业务模式。这也是瞄准了CASE(互联汽车、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电动汽车)的实用化。
鸿海的思路跟传统车企是不一样的。按照鸿海的想法,此前小米和OPPO等企业将生产全部交给鸿海等代工,降低了投资负担。所以,现在打算以研发和生产分工的智能手机型商业模式来打市场,并打算代工生产车企的产品,甚至有可能代工苹果汽车。
按照《日经中文网》的报道,鸿海寻求在纯电动汽车行业同样建立这种商业模式。具体来说,鸿海通过MIH平台标定底盘的详细尺寸和规格,包括用于自动驾驶和5G的详细参数,来尝试推动全球的纯电动汽车企业使用。
而想成为“幕后的主角”的鸿海,寄望于通过提供通用化的MIH平台来完成类似的代工模式,让整车企业成为一种“轻资产“运作模式的研发公司,不是说不可以,但主导权渐渐会移交到鸿海手上,估计这会为汽车行业的很多参与者所猜忌。
这次鸿海汇集1200家供应商,其中不乏软件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世界级企业,比如日本的“无冕之王”日本电产(主要是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合作)、村田制作所和NTT,电池方面的宁德时代CATL,半导体方面的德国英飞凌(Infineon),大型云服务企业Amazon Web Services(AWS)和微软等也加入。无疑这让参与汽车行业竞争的各路选手都颇为关注。
也有人做了一个统计,截止今年3月25日鸿海的1065家供应商中,占比为硬件90%、软件10%。其中,传统汽车产业的占67%、通信产业的占13%、网络软件产业的占10%。就地区而言,有超过75%的来自台湾,其次是中国大陆约占6%,美国5%。值得注意的是,动力和电池供应商比重约13%,这对于鸿海集团掌握电动汽车关键零配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就在近日,郑显聪还对台湾媒体透露,MIH联盟规划在6月举行官宣活动,自7月起独立运作。而MIH平台承载了“电动车界的安卓(Android)”的意义,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客户体验和场景覆盖,MIH平台80%的软件会由鸿海研发,其他20%可依据客户需求进行选择。
据悉,鸿海计划2023年开始量产,目标是2025~2027年在纯电汽车市场获得10%的全球份额。根据国内开源证券的分析预测,2025年纯电汽车的全球销量为1231.4万辆,鸿海想占到10%的份额,那么就是123万辆。不过,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的目标更大,他认为未来约有300万辆汽车将使用MIH平台。这样算来未来几年的市场争夺将非常激烈。
从“和谐富腾”到FOXTRON
富士康造车早已不是新闻。早在“和谐富腾”时期,富士康就参股了。不过戴雷甩锅而去,让拜腾汽车进入“死循环”。
而就在1月,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车企,又有了卷土重来的明显迹象。北京时间1月4日,拜腾汽车正式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
对此,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与拜腾合作是我们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一环,我们将竭力帮助拜腾M-Byte早日量产,登上世界电动车的舞台。”并且,去年8月,拜腾已经申请注册成立新科技公司,并命名为“盛腾”,当时是预计8月底领取法人营业执照。
拜腾是富士康参与造车的重要“试水”之招。而且,此前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形容富士康是汽车制造业的“新生代”,并称“今年(2021)将是富士康电动汽车重要的一年。这只是电动汽车时代的开始。我会说在3到4年内你会看到显着的增长。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富士康还和美国电动车公司Fisker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通过“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项目,打造Fisker品牌的电动车产品。而双方合作的首座将在墨西哥或美国威斯康星州建造的电动车工厂还未定。
此外,近日有媒体曝光了富士康旗下全新电动SUV的造型。从目前曝光的图片来看,这款基于MIH平台的新车前脸标着“FOXTRON”的字母标识,但新车应该还处于油泥模型阶段。
我们知道,去年10月富士康发布MIH平台,基于该平台可以打造轿车、SUV和MPV等车型,轴距可变范围2750~3100mm。至于电池,富士康预计2024年前为这款车型配备全新的固态电池,不过根据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度来看,能做到半固态电池已经相当不错了。
一顿操作猛如虎,富士康或者说鸿海的目标和野心,都已经掩盖不住。这次富士康借MIH平台造车,我们还看到它背后的苹果影子。在智能手机领域,鸿海和台湾企业垄断了iPhone生产。而在PC领域,掌握逾8成的世界产能,在服务器领域更是掌控近9成的产能,可谓掌控了“全球生产”。现在鸿海来抢“造车”的生意,无疑威胁是大大的。
不过,根据相关信息,从资本投入的规划上来看,造车新业务的资本支出未来几年占鸿海集团整体投资比重的10~15%。具体而言,初期3年鸿海每年在EV的投入约新台币100亿元,第4年增到150亿元到200亿元,总体而言是稳步推进,而不是“ALL IN”。
图片来自日经中文网
我们回顾汽车百年发展史,从福特发明T型车和流水线生产方式,到丰田发明JIT精益生产方式,到如今的汽车正在从单纯的交通出行工具转变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除了传统车企,科技巨头纷纷投身造车行列,加剧了汽车行业的裂变。而鸿海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参与进来,正当其时,虽说对它自己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但就像小米雷布斯说的“为小米汽车而战”,鸿海“为安卓汽车而战”的后续也会更加精彩,有的瞧了。
Copyright © 2019 武汉速度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3762号-1
技术支持:nakeu